撰稿:梅宁 编辑:陈德雄 审核:张全利
2022年11月3日,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与2021-2022学年研究生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评选结束,高效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所荣获“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”称号,曹洋、蔡开达、翟健超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。这是自去年高效精密加工技术研究所获2020-2021学年“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”称号,肖国栋、储成龙获2021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来,团队又一次的斩获佳绩!
国家奖学金获奖同学介绍及经验分享:
曹洋,2019级博士,导师是丁文锋教授,主要开展超声振动辅助磨削技术研究,在国内外期刊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,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,Top期刊论文4篇, ESI高倍引论文1篇,授权发明专利3项,现为新加坡Viser专家库(VE)机械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学生会员。曹洋喜欢把自己比作始终向前奔跑的“阿甘”,他相信,“生活就像跑步一样,不敢说自己比别人跑得快,不敢说永远不跌倒,但只要一直坚持下去,终会到达终点。”平和而又坚定地做好自己的事,不成为0°的“躺平”博士,也不成为90°的“内卷”博士,保持45°不断地前进——这或许就是成功的奥秘所在。
曹洋生活照
蔡开达,2020级硕士,导师为丁文锋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声振动辅助感应钎焊单层CBN超硬砂轮技术研究,获科研创新先进个人、三好研究生等荣誉,已发表SCI论文2篇,申请发明专利1项,主持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1项。蔡开达认为对于硕士生一定要实事求是,脚踏实地,该看的论文只能多看不能少看,从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,逐渐学会独立思考。
蔡开达生活照
翟健超,2020级硕士,导师为张全利副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为脉冲激光微结构加工技术研究,已发表SCI论文2篇,EI论文1篇,主持2020年度“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”培育项目,参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开放基金项目1项。翟健超同学认为,在科研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十分重要,需要更全面的思考和从容的面对失败。
翟健超生活照
综合信息